1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期末考试说明:名词解释24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16分。 一、单项选择题(见导学第1——14章练习的单项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是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4.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 6.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7.角色冲突是指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的现象。 8.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 9.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10.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1.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12.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态,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家庭成员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织起来。 13.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4.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15.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