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融体系 1、什么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定义 最终贷款人与最终借款人之间直接完成的资金融通。 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融资关系,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发生间接的融资关系。 优点 融资成本较低 投资收益较高 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有利于分散金融风险。 缺点 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数量、期限难以匹配;融资的门槛比较高等。 融资成本较高 投资收益较低 2、金融体系具有哪些功能? 答:金融体系的功能最基本的是提供资金的融通渠道。 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 8个方面:储蓄和金融投资功能(为资金盈余者提供的服务);融资功能(为资金短缺者提供的服务);提供流动性功能(实现资产转换);配置金融资源功能;提供信息功能;管理风险功能;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传递金融政策效应功能。 3、什么是金融创新?它有哪些基本类型? 金融创新:就是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获取潜在的金融利润,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更新。 基本类型:(1)金融工具的创新具体包括:时间衍生、功能衍生、种类衍生、复合衍生。 (2)金融机构的创新:从业务创新方面看,大体沿着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几种形式创新。具体种类包括住宅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各种保险机构、养老与退休基金组织、共同基金、金融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等;从经营主体方面看,一般趋势为国有商业金融、国有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等主体形式。 (3)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包括市场种类的创新、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制度的创新。 (4)金融制度创新: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有哪些主要形式?答:实物货币、铸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 2、什么是代用货币?它有哪些特点? 定义:代表一定量的金属货币,并可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 特点:不足值,可兑换(银行券是典型代表)。 3、我国的货币分为哪几个层次? 目前,在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是根据其流动性的差异,将货币划分为 3个层次: M0 = 流通中现金 M1 = M0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卡类存款(MO+活期存款) 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