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的艺术教学质量固然重要,但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发展的目标,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课堂评价,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目前,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在乎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所使用的语言。而实践证明,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巧妙得体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能赋予课堂新的内涵,给学生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剂,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进学生的自我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评价中落实人文关怀,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真诚与宽容——感受心灵碰撞许多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关注自己是否能按时按量完成预期的教学计划,而忽略了给予学生怎样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平时极少发言,偶尔举手发言,又可能出错,所以教师的评价要着重鼓励主动发言的行为,而不要在发言质量上求太高的要求。教《黄山奇石》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我请学生个别站起来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其中有一位学生读得很流禾 I」,但因乡音重,普通话不标准,大家对她很不满意,甚至有同学在下面偷偷取笑。她用胆怯的目光看着我,似乎在等待我的批评。我心里清楚地意识到这时的评价非常关键,立刻竖起大拇指微笑地对她说:“你预习得真好!读得流利又有感情,读出了自己对黄山的喜爱之情!”这时,我发现她已经放松了许多,然后真诚的语气说:“不过,你的乡音稍重了些,要是你在预习时跟着课文朗读带反复读、反复练,你一定会把普通话读得标准的。课后再练练,好吗?大家再给她一次机会,明天再来读读好吗?”她微笑地点点头,大家都用真诚的目光激励她。这样真诚的评价并不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做到,关键是你是否在意学生的感受罢了。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学汉语拼音较枯燥,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产生畏惧感,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对于每堂课汉语拼音的拼读,不可能达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准确无误、流利地读出来。对那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往往会作出这样的评价:“你怎么还拼不出来呀!”“你在家没有多练吗?”“读的真不好,要家长多教你拼读”……教师如果不能宽容学生的错误,而把诸如此类批评的话说出口了,后果将是什么呢?以后这些学生还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