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第二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消化不良。本章重点阐述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病因〗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与胃和十二指肠动力障碍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如胃肠排空延迟、胃及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情绪波动、睡眠状态、休息不好、烟酒刺激等。大约 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由此引发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早饱即吃点东西就感觉饱腹),同时存在烧心(反酸)、嗳气、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起病缓慢,病程可经年累月,持续反复发作,多数由饮食、精神等因素诱发。〖诊断标准〗(1)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等一种或多种症状,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2)排便后,上述症状不能缓解。(3)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疾病。〖学习提示〗对有下列报警体征和症状的人要考虑具有器质性消化不良性疾病:45 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表现;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治疗〗1.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1)对于上腹痛、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这些表现产生与胃酸分泌多有关),选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见表 3-1)。(2)餐后饱胀、早饱为主要症状:选用促胃动力药(见表 3-2)。(3)以上疗效不佳者可联合用药:抑胃酸药+促胃动力药(餐前服用,疗程 2~8 周);健脾开胃中药配合促胃动力药、抑胃酸分泌药。(4)对失眠、焦虑者予以适当镇静药,如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等。(5)考虑对反复发作患者加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销售提示〗保健品等销售使用,如褪黑素(伴有睡眠不好者)、维生素 B 族(伴有焦虑情緒不稳定者)、益生菌胶囊、植物酵素、羊胎素胶囊(调理肠胃,减轻消化不良表现)等。第三节肠易激综台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功能性指的是没有器官损害,只有器官功能改变的意思)肠病,检查后可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病因〗病因不是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胃肠动力异常或肠道感染、炎症反应或精神心理异常(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