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产学研合作案例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产学研合作案例_第1页
1/15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产学研合作案例_第2页
2/15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产学研合作案例_第3页
3/15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ZJ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产学研合作实践描述 1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概况 2006 年广东省和教育部、科技部首创“省部合作”以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在这种背景下,2007 年 5 月,东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方在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合作共建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本文简称“东莞华中大工研院”)。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作为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孵化与人才培养的高层次、综合性的公共平台,集聚了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 CAD 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的分支机构和创新团队。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广东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促进华中科技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2009 年,随着研发大楼和技术服务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东莞华中大工研院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组织体系不断扩大,人员规模也大幅度增长,截至 2010年 12 月共有员工 338 人。其中博士 22 人,硕士 30 人,并形成以熊有伦、段正澄、邵新宇、李德群、丁汉、李斌、尹周平、张国军等院士或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按照“立足创新、面向应用、服务社会”的学科发展思路,以数控装备、电子制造、信息技术、材料与模具等领域为突破口,以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学科的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为依托,以“市场化导向、企业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为原则,立足东莞、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产业孵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服务。 1.1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产学研合作实践 1.1.1 科技创新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成立“数控装备事业部”、“电子制造事业部”、“信息技术事业部”、“材料模具事业部”四大平台,致力于技术研发,并实现技术转移、辐射、服务和孵化企业,为东莞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服务。 (1)数控装备事业部 数控装备事业部依托于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具有广东省和东莞市区域经济特点的家具制造业、服装、新能源、模具等行业为服务重点,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数字化控制平台,专注于新型高速高精度数字控制系统、轻工装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东莞华中大工研院产学研合作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