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且容易造成失明的眼底病。本病具有吸收缓慢、疗程迁延、并发症多、致盲率高的病理特点。应用中药治疗本病,可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笔者治疗本病的体会略陈如下。 1 辨因施治善用传统煎剂 眼底出血,审其病因主要有6 个方面。一是外伤出血:眼底结构精细,组织脆弱,任何轻微的损伤均可使血管破裂而出血;二是炎性出血:眼底血管因炎性刺激,血里的成分破壁而出;三是变性出血:眼底组织因变性疾患使血管脆性增加,凝血机制不良而出血;四是血管硬化出血:眼底动脉硬化,血管壁变厚,血流量减少,可使视网膜缺血,组织坏死出血;五是血管栓塞出血:眼底血管栓塞,血流无法通过,势必破壁外溢;六是压迫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压迫血管,势必瘀阻 出血。凡 血管因素 和 血液 因素 ,诸 如机械 性创 伤,物 理性、化学 性、生 物 性损伤血管壁,变态 反 应引 起血管渗 透 性增加,血小 板 数 目 减少、血小 板 功 能 障 碍 、凝血功 能 障 碍 等 ,均可引 起 眼底出血。其主要病理为 眼底血管里的血液 成分溢出血管壁外,包 括 血管破裂溢血和 血管渗 漏 出血。 根据临床表现评审病因,可首选凉血止血、活血止血、滋养止血、收敛止血等方药水煎服治疗疗效较好。凉血止血药兼有清热作用,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眼底出血,如各种炎症引起的出血或兼有热象的出血,常用的药物有生地、玄参、大蓟、小蓟、槐花、藕节、白茅根、地榆、紫草、仙鹤草等;活血止血药兼有化瘀作用,可用于外伤或血管栓塞引起的出血,如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常用的药物有丹皮、丹参、茜草、三七、蒲黄、血竭、益母草、五灵脂、王不留行等;滋养止血药兼有滋补作用,可用于各种变性疾患引起的眼底出血或体质虚弱的出血患者,如贫血、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黄斑出血等,常用的药物有阿胶、荠莱、白及、骨碎补、旱莲草、花生皮、冬虫夏草等;收敛的炭类止血药兼有祛风清热、凉血止血等多方面的作用,临床应用范围很广,这类药物经过炭化以后,在一定 程度上 改 变了 原 来 的性味 ,能 散 能 收,能 清能 止,凡 各种类型的出血,在针 对 病因治疗的基 础 上 均 可选用,常用的药物有山 栀 炭、黄芩 炭、生地炭、荆 芥 炭、艾 叶 炭、血余 炭、棕 榈炭、槐花炭、地榆炭、侧 柏 叶 炭等。 2 辨 证 施 治合 理 选用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