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实事求是;不要随意取笑,要善待他人。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父亲和老师相同教育观点的对比,老师和同学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的对比,同学们前后不同认识和态度的对比),充分的对话描写(画杨桃这件事情的经过主要在人物的对话中展开),是这篇课文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的鲜明特点。三、学生分析《画杨桃》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图画课上“我”练习画杨桃的故事,启发同学们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要实事求是的道理。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本课教学时,我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抓重点词句的形式,自己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四、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受用”等词语。、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体会岀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五、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六、教学准备杨桃、图片、课件。七、教学策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训练、探究、对话为基本元素设计教学,构建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体现“以疑促读,读中探究,自主感悟”的教学特色。八、教学过程(上课前在黑板左侧板书:叮嘱、审视、半晌、和颜悦色、教诲;在黑板右侧板书课文最后一段话。)(一)谈话激趣,揭题启读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平常画画的时候,老师一般会怎么要求你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