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章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区: 东亚, 东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地中海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世界古代三大哲学家: 孔子 释迦牟尼 亚里斯多德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概况 萌芽期(商周时期) 奠基和形成期(春秋战国) 全面成熟时期(汉代明初) 嬗变期(明中叶清)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期 (商周时期) (一)《易经》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 二,简易 三,不易 阴阳来源于《易经》 八卦基本符号 : 天(乾), 地(坤), 雷(震), 火(离), 风(巽), 泽(兑), 水(坎), 山(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 (二)《尚书.洪范》 中提出的"五行说": 尚书 洪范 中提出的"五行说" 一曰水 二曰火 三曰木 四曰金五曰 土 "阴阳""八卦""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二,古代哲学的奠基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 孔,老,墨学说产生标志着古代哲学的奠基 (二)战国末期古代哲学全面形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儒,道,墨,法,名,阴 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 临淄稷下学宫 战国时 儒家有八派,以思(子思)孟(孟子) 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三,古代哲学全面成熟时期 (汉代明初) (一)汉代经学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汉代确立的儒家经典有: 《易》,《书》,《诗》, 春秋》 《礼》,《乐》,《春秋》 1,官方哲学的重要代表 董仲舒 董仲舒的主要学说: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性三品",三纲五常君,父,夫;仁,义, 礼,智,信.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学术思想由纷杂走向统一的的完成, 哲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成为我国入世"哲学的代表. 2,无神论者王充(27~约97) 王充在《论衡》《问孔》等著作 中 (二 )魏 晋 玄 学 玄 学 家 极 为 推 崇 的 是 《 易 经 》 ,《 老 子 》 ,《 庄 子 》 三 部 经 典 玄 学 的 两 个 基 本 论 题 "有 "与 "无 "问 有 题 名 教 与 自 然的 关 系 问 题 魏 晋 玄 学 的 代 表 人 物 : 魏 晋 玄 学 的 代 表 人 物 : 王 弼 ,何 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