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法分类标准 在我国,图书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影响最大、使用面最广的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它是国家推荐统一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图书分类法,由于其类目全面,能够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目前我国95%以上的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分类法。为使大家能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下面对《中国法》予以简要介绍。 《中图法》的基本类也称基本序列,是对图书所作的最概括、最基本的区分和排列,是分类表的总纲,在根本上决定其分类体系。《中图法》首先将人类的知识分成“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三大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南,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列于首位,而将一些内容庞杂、无法按某一学科内容性质进行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也作为一个基本部类置于最后,由此形成五大基本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基本大类是分类表中第一次划分的类,一切中小类目都是以基本大类发展分化而来的,它集中体现了分类法的思想和观点。在基本目类中,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学科内容多、发展快,《中图法》在社会科学部类下展开为九大类,自然科学部类下展开为十大类,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拥有二十二大类的分类表,每大类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并固定其先后次序。大类下再按照图书的不同属性划分为若干基本类目,然后继续逐级划分为若干小类。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用字母加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这样层层类分,便形成了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逐步展开的类目表。 读者借书时一定会发现在图书的书脊上有一个标签,上面有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号码,这号码就是索书号。索书号是确定一本书排架的依据。我馆的索书号由中图法的分类号和种次号两部分构成。如《中国文学史》一书的索书号为I209/41-2:4,它的含义是,“I209”是分类号,“41”是种次号,表示该书是图书馆收藏的该类图书中的第 41 种书,“-2”是版次号,表示该书是第 2 版,“:4”是分册号,表示该书是全套图书中的第 4 分册。如果了解了索书号的含义,就能准确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1 马克思、恩格思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