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语基本常识 一、 什么是手语? 手语,就是用手来表达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手语主要是聋人使用的语言。因为聋人听不到声音,也不能说话;只能用眼看,用手的动作配合表情和姿势来表达意思。所以,手语是聋人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 二、 手语有手势语和手指语两种。 手语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它有手指语和手势语两种:手指语也叫指语,是用手指的不同指式来代表不同的字母,按有声语言的规律拼出词汇,句子来表达意思,是手语的一种。《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中规定了 30个指式。 手势语主要是用双手的不同动作,构成一定的意思。手势语有自然手势和人为手势之分:自然形成的简单的指点和形象的模仿,与有声语言和文字关系不大的手势叫作自然手势;在有声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人为地创造出来的与有声语言相关的手势叫作人为手势。《中国手语》一书共收入了手势语词汇5587个。 三、 中国手语的一般基本规律 (一)手势语词汇的分类: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词汇,手势语也不例外。从手势词汇的造词类型这一角度来看,由于我国聋人手势语的手势动作是根据汉语的字,词表示出来的,所以与汉字的造字方法有相似之处。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六书”之说,但手势动作与汉字造字方法又不完全相似,所以,手势词汇主要可分为指事,象形,会意,表音,仿字,结合六种类型。 1、 指事式:直接指点所要表达的人或物。如“我”是指一指自己,“你”是指一指对方;“前”是指一直前方,“后”是指一指后方;“鼻子”“耳朵”“嘴”是指一指具体部位;买东西时,只要指一指要买的东西就行了。 2、 象形式:用手的动作模仿事物的形状,动态,特征,来表示某种意思,概念。如:将双手伸开,指尖相对,拼成“∧”形,模拟房子的外形,就表示“房子,屋子,家”;如“牛”,“海洋”。 3、 会意式:用手的动作,以及配合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面部表情来象征某种意思,表示事物的含义,状态,发展,变化等。如“起床”,“冷”。 4、 表音式:用汉字读音的手势动作来表示读音相同或相似而又比较抽象的词。如“共产主义”的“义”,“满意”的“意”,同“一”的读音相同,就借“一”的手势动作来表示。 5、 仿字式:用双手手指模拟汉字的字形或书空汉字来表示的意思。如一手拇指,食指做小圆形,另一手同样,并在下左右移动一下,就表示“品”字。 6、 结合式:用以上五种构词方法综合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