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票号博物馆——日升昌 参观游览实地考察篇 山西平遥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古县城的原型,有600 余年历史的古城墙和城内的街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平遥是古代“晋商”发源地之一,设于繁华街市的“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私人金融机构。 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平遥票号,我们的活动小组再次参观了号称“大清金融第一街”的平遥古城西大街,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金融中心,全国50%以上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这,站在街中,望着街边林立的票号旧址,仿佛仍然能感觉到昔日的辉煌。参观了“日升昌”票号的旧址,听着解说员的讲解,我们感概万千,原来中国近代史上的金融业竟如此发达。 上了青石台阶,穿铺面中间而过,进入了日升昌票号里面。过道左右两侧都是柜房。左侧办理存款、取款汇兑等业务手续;右侧收支实物银两。在右柜房柜台上躺放的天秤,使人不禁想起日升昌当年斗进斗出,吞吐万贯,一派繁忙的业务景象。到里间柜房,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地下窑式金库。金库深六七尺,库内整齐排列银锭,银光闪闪,熠熠生辉。一位名叫赵良栋的末期票号伙友说:“今日所见金库不过是当时每日银两暂存暂取的小库,当年存放银两的大库,早年已经填平埋实,如能揭开,那才会大开眼界。”遗憾的是,大金库至今没有得到开发。 从柜房出来,便进入里院。已经拆除多年的二街门楼,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中铺面院,也由原来的三进院,变成现在的二进院。 进入前院,三间位的东、西厢房分列两边。东房原为日升昌账房,就是现在的财务科吧。这里陈列的旧式账页、账簿,一应以毛笔书写。齐整划一、优美工整的字迹,无不令人赞叹。一笔道光二十年(1840 年)日升昌列支雷宅赠匾仪银的记载,把人带回当年雷总经理70 寿诞,财东赠送“拔乎其萃”金匾的热闹场景中,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想。 2 西房原为日升昌信房。这里陈列了总分号间往来的信稿40 余册。信稿时间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内容包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几个门类。山西票号研究专家黄鉴晖先生,经深入研究这批珍贵资料,总结出了当时全国银两汇兑汇率的一般规律,为深入研究清代经济状况做出了突破性贡献。试想在当时交通不太发达、通讯不太便捷的时代,日升昌伙友靠信函往来,统一调度,协调指挥,密切联系,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情啊!在这些发黄变色的信稿中,不乏珍贵史料。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后,在京津两地的暴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