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重定向自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 目录 [隐藏] 1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概述 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发展历程[1] 3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发展动态[1] 4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分析过程 5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在我国的应用[2] 6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发展趋势[2] 7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研究方向[1] 8 参考文献 [编辑]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概述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译自英文“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它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用以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也是发达国家军队及工业部门制定军用装备和设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首选方法。 RCM 是由美联合航空公司的诺兰(Stan Nowlan)和希普(Howard Heap)于 1978 年首先提出的(合著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一书),主要用来制定有形资产功能管理的最佳策略,并对资产的故障后果进行控制。 随着 RCM 技术的发展,在不同领域其定义也不同,但最主要、最基本的定义仍属 John Moubray教授的定义:RCM 是确定有形资产在其使用背景下维修需求的一种过程。 美军通过在80 年代推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维修改革,使其装备保持了较高的完好率。美军所作的工作在1991 年的海湾战争和 1999 年轰炸科索沃的战斗中得到了回报。据统计,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总共进行了 38 天空袭,每天出动飞机 2600 架次,飞机的完好率保持在85%以上。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进行了 77 天空袭,参战飞机 1200余架,先后共出动38000 多架次。英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应用RCM 分析技术为其设备制定维修策略,避免了 “多维修、多保养、多多益善”和“故障后再维修”的传统维修思想的影响,使维修工作更具科学性。实践证明:如果 RCM 被正确运用到现行的维修系统中,在保证生产安全性和资产可靠性的条件下,可将日常维修工作量降低 40%至 70%,大大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由此可见,RCM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表现出来的特点已引起各国对它的重视,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 RCM 方法中,所有资产的功能、功能故障以及所有的可能的故障模式都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确认。进而,明确各种可能故障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一旦收集到这些信息,就可以选择最恰当的资产管理策略。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