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作业一: 1、儿童家庭教育指导P21: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诧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2、家长的道德素质 P32:长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它决定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向和原则,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的道德素质。 3、家长的儿童观 P34 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态度,其内容自然也就涉及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等问题的看法。 4、家长的人才观 P36 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时候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时候样的人的认识和期望。 5、家长的教育方式 P38 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6、家庭精神环境 P45 是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父母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P2-5 (1)奠基性特点是指儿童在学前阶段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其一生中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教育。 (2)终身性特点是指儿童家庭教育从学前阶段开始,将伴随其一生。 (3)亲情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父母对子女的深厚亲情基础上的教育,它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4)权威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权威性影响基础上的。 (5)随机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的父母总是利用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机会,随时随地地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 (6)针对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进行的教育。 2、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7 (1)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 (2)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 (3)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 (4)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 (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 3、简述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P8 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家长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影响,以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 (1)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 (2)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3)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4)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