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知识一、厂内机动车辆厂内机动车辆,是指在厂矿企业区域内行驶或限于施工现场区域内行驶作业的各类车辆。厂内机动车辆种类很多,有定型产品,有改装运输机械,还有企业自制运输设备等。二、对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的基本要求《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对驾驶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内容作了明确规定。1.驾驶人员基本条件(1)年满 18 周岁(初学驾驶者不得超过 45 岁);(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身高 1.5 米以上(驾驶大型车辆 1.6 米以上);两眼视力 0.7 以上(包括矫正视力);无色肓、色弱;左右耳音叉 0.5 米能辨清声音方向;心、肺、血压正常;无癫痫、精神病、突发性昏厥及其它妨碍驾驶机动车辆的病症或生理缺陷;(4)学徒期满并具有独立驾驶的能力。2.安全技术理论培训考核(1)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的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2)厂内交通安全标志;3)安全驾驶操作技术;(4)机动车辆的主要构造、性能;(5)机动车辆的机械、电气和液压基本知识;(6)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制动装置和操纵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调整;(7)机动车辆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8)机动车辆的一般维护、保养知识;(9)车辆消防知识;(10)典型事故安全解析。3.实际操作培训考核场内和道路驾驶的培训考核按 GB11342-89《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执行。三、厂内车辆事故预防1 厂内车辆伤害事故概况车辆人身伤害事故主要发生于车辆行驶(占 44%),装卸作业(占 23%)、车辆检修(占 7.9%)及非驾驶员开车(占 16.5%)等过程中,事故主要原因为违章驾驶(如无证驾车,人货混载;违章超车;酒后驾车;不按规定装载、试车、停车;不按规定让车、会车、转变等)、高速行驶(占 50%以上)、车况不佳、驾驶技术不熟练、厂内路况不良等。2.事故预防措施厂内车辆事故预防措施,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消除可能导致车辆伤害发生的原因,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加强厂内运输辆的安全管理,其主要内容有厂内运输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安全教育措施、安全检查管理措施等。(1)工程技术措施在厂内车辆管理中实施工程技术措施的目的是改善厂内车辆的作业环境,提高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和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技术素质,保护全体职工的安全和健康。a 改善车辆运输作业环境使厂内道路逐步达到《厂内运输安全规程》标准、减少视线肓区,提高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