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参与桥头堡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在云南省推进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中,云南省保山市应按照国家沿边开放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保山区位优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和经济技术合作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为纽带,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保山建成沿边自由贸易区、友好合作区、和谐发展区、开放样板区,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和贯彻实施国家全方位开放战略做出贡献。 保山积极参与桥头堡建设的设想 保山积极参与桥头堡建设基本原则。一是立足保山,服务全国。发挥保山区位、口岸等综合特色优势,着眼于打造通道经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国内外投资者和创业者,以及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走出去”提供通道和载体,为国内企业借助大通道走向南亚提供服务。二是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保山经济社会建设,应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特别是要与缅甸、印度等南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三是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保山参与“桥头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找准启动这个工程的切入点,实现重点突破,又要着眼于保山发展全局和长远的目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四是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既是保山对外开放的成功之路,也是未来保山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之源。我国陆上沿边开发开放与沿海开放面临的形势不同、推进的路径也会不尽相同,一定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积极探索、先试先行,加强在重大投资、金融支持、土地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并取得突破,为全国沿边开放与发展积累和提供经验。 保山积极参与桥头堡建设主要目标。立足发挥保山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可概括为“三中心一通道”一是建成面向南亚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保山地处中国、东南亚和南亚的结合部,位居中华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交汇点。通过努力,把保山打造成云南面向西南开放较有影响力的经贸合作、友好交往的商贸平台,展示南亚国家及中国优秀企业和优势产品,促进资本、信息、人才等要素流动,扩大出口。力争将中国保山南亚国家商品展落户保山。二是建成面向南亚的进出口加工中心。充分发挥保山的资源优势,针对南亚各国的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加大产业调整力度,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设一批出口导向型的企业群体。依托现有的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冶金、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