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弦歌小学 一、理念概述: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创建新型的师生间“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制订此方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三、工作目标: (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 (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四、实施步骤 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 学校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力争达到全体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 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 1 、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力争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2 、学校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一)不定期对所有老师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 检查, 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通过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我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分学科进行校级评选,按照每学科1 人的名额进行选拔推荐,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