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全面支撑工业转型升级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2 年 03 月 02 日今日点击率:6 次 | 总点击率:67 次 字体: 大 中 小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二五”时期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软件业带来创新突破、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系统带动整机和软硬件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软件业做强做大”,这对“十二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继续做大做强软件业、全面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全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行业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10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实现 1.36万亿元,同比增长 31%,产业规模比 2001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 38%,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 2001年的6%上升到 18%。2011年 1到 11月,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6577亿元,同比增长 32.8%,比 2010年同期提高 2.8个百分点,超过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 10个以上百分点。咨询、运营服务增势突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 1641和2598亿元,同比增长 49.4%和42.9%,增速高于全行业16.6和10.1个百分点,高于 2010年同期10.6和5.4个百分点。全国软件出口实现 264亿美元,同比增长 17%,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 52亿美元,同比增长34.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产业规模和实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然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亟待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人才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依然缺乏;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思路 基于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