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体(C)系统是具有多种调控机制的蛋白质酶促反应系统,广泛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 2.补体的组成: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补体调节蛋白 3.补体来源:肝细胞、巨噬细胞 4.补体极不稳定,应保存在-20℃或冷冻干燥保存。 5.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旁路途径 经典途径 (1)激活物与激活条件 激活物: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IC) 条件:每一个 C1q 分子必须同时与 IC 中两个以上 Ig 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结合后才能活化,单个 IgM 即可激活 (2)活化过程:【识别阶段】C1 识别 IC 进而活化的过程 【活化阶段】形成C3 转化酶和C5 转化酶阶段 (3)膜攻击阶段:膜攻击复合物(MAC)在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通道,能使可溶性小分子、离子和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膜,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膨胀而被溶解。 6.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2)调理作用 (3)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4)炎症介质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第三节 主要 组织相 容 性复合体 1.同一种属 的不同个体进行 组织移 植 时会 发 生排 斥 反应,编 码 此 类 抗原的基 因 群称 为 组织相 容 性复合体(MHC)。 2.人类 的有关 抗原在白细胞发 现 ,称 为 人类 白细胞抗原(HLA),编 码 这 些 抗原的基 因 群 称 为HLA 复合体。人类MHC 分子一般 指 经典 HLA 基 因 编 码 产 物,简 称HLA 分子(提 呈 抗原肽 )。 3.HLAⅠ 结构 :肽 结合区 (信 息 传 递 )、Ig 样 区 、跨 膜区 、胞浆 区 分布 :各 种有核 细胞、血小板 及 网 织红 细胞表面,成熟 红 细胞和滋 养 层细胞表面不表达。 抗原肽与Ⅰ类分子的结合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并不像抗原抗体那样高度结合,只要多肽2~3 个关键的氨基酸能恰当地连接而沟槽内相应位置,多肽即可与之结合。 4.HLAⅡ类分子的分布:主要表达于 B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和活化的 T 细胞表面。 5.MHC 分子的免疫学功能 (1)参与抗原的加工与提呈 (2)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3)制约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 TCR 识别 APC 上抗原肽的同时还必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成复合物的自身 MHC分子,此现象为 MHC 限制性 (4)参与T 细胞分化成熟 (5)参与调控自然杀伤细胞 第四节 其他免疫因子 一、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K)是指多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