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 (intruder alarm system) 1. 基本规定 2. 设计要点 2.1. 系统功能 2.2. 系统系统种类与模式 2.3. 系统安全性 2.4. 系统可靠性 2.5. 系统环境适应性 2.6. 系统电磁兼容性 2.7. 系统集成性、兼容性、开放性 2.8. 电源、防雷与接地 2.9. 线缆的选型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 第 1 1 页 共 1 3 页 1 基本规定 1.1.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应根据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管理的需要确定系统的模式、系统相应配置的组合和系统功能相应达到的等级; (2) 系统的组合及设备配置应以结构化、规范化的方式,并能适应工程建筑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1.2. 入侵报警系统应满足以下判别准则: (1) 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引发报警信号。 (2) 不需要的报警风险要减到最小。 (3) 故障要以信号示知。 (4) 系统试验能在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最小中断的情况下进行。 1.3. 入侵报警系统对外联络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现场的声、光指示; (2) 向远端报警接收中心或有关部门发送报警信息;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 第 1 2 页 共 1 3 页 2 设计要点 2.1. 系统功能 应能符合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的 “系统基本功能”的要求。 2.2. 系统种类与模式 (1) 系统种类 入侵报警系统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防抢报警系统、周界防护报警系统、视频移动报警系统、多路综合防护报警系统、报警联网系统等。但其构成的原理应是相同的。 (2) 基本模式 由于所需防护的场所不同,入侵报警系统的配置和组成会有较大的差异,在组建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机组合。入侵报警系统组建时,应按以下四类模式进行: 四类模式 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或联防警铃/或警号。 门、窗等处应设置防盗开关报警装置或其它报警装置。 报警控制设备应留有能与区域性报警联网的通信接口和启动本地报警指示装置。 三类模式 对 有条件的可对进入防护部位的通道、入口、窗口、通风口、天棚等设置入侵报警装置。 防护部位应设入侵报警装置。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 第 1 3 页 共 1 3 页 报警控制装置应设有与有关部门联络或报警传输的装置。 报警控制设备应留有能与区域性报警联网的通信接口和启动本地报。 二类模式 应 对进入防护部位的通道、入口、窗口、通风口、天棚等设置入侵报警装置。 防护部位应设多种不同技术种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