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双簧管民族化初探的开题报告题目: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双簧管民族化初探讨论背景:中国双簧管是一种西洋乐器,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约为 19 世纪末,经过近百年的进展,双簧管已经成为中国管弦乐队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但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双簧管一直存在着被认为是“外来乐器”的问题,难以被完全融入中国音乐文化中。在 20 世纪下半叶,随着中国文化自觉的提高以及对于西洋音乐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国双簧管在音乐中的人文内涵和审美特征逐渐得到了深化挖掘,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双簧管民族化的重要阶段。讨论意义:本讨论旨在通过对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双簧管民族化的初步探析,探讨中国双簧管在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了解其在演奏实践中的应用及进展变化,从而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双簧管民族化做出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丰富和进展中国音乐文化。讨论内容:1. 中国双簧管的历史进展与传入过程。2.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双簧管民族化的基本状态和过程,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3. 中国双簧管在中国音乐演奏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对中国音乐的影响。4. 中国双簧管民族化的现状和前景展望,对中国双簧管的保护和推广提出建议。讨论方法:本讨论将采纳文献资料分析与实证讨论相结合的讨论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学术著作、报刊杂志、音乐评论等资料的分析,了解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双簧管民族化的基本情况与历史背景。同时,通过音乐实践和表演的现场观察、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实证讨论方法,深化了解中国双簧管在音乐中的具体运用和民族化的实践思路。参考文献:1. 贺泽君、熊常贝编著《中国古乐器》。2. 刘德、李立华主编《中国管弦乐教程》。3. 张信哲编著《中国音乐文化论集》。4. 张双琪编著《中国音乐史纲要》。5. 孙明群编著《中国音乐器乐史》。6. 高斯曼著、冯克利、鲁曙光等译《西方音乐史》。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7. 董桥主编《中国音乐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