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序号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步骤1、取镜和安放:从镜箱取镜时,要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显微镜一般要安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安上目镜和物镜;不要用手触摸镜头。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双手调节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3、安装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必须将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压片夹夹好,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观察水滴则需要用纱布将载玻片与盖玻片擦干净,然后用滴管吸样本水滴 1-2滴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沿边滴上少许碘酒,最后用吸水纸将多余的碘酒吸去。)4、观察:用左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使物镜尽量接近玻片,但不要触及玻片;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楚物象;如还有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5、整理显微镜:把显微镜擦拭干净,恢复原状;用与取镜相同的方法将显微镜放回镜箱。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教师评语记分实验报告序号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实验目的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步骤1、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介绍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根据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会是什么样的;将推测的结果画下来;交流各自的推测,并简要说明理由。2、观察地球构造模型:出示地球构造模型,仔细观察;将模型与自己的推测进行比较;明确地球的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结合教材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内部构造的秘密。3、自制地球构造模型: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构造模型;用小刀切开橡皮泥地球模型,展示并解释自己的制作作品。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教师评语记分实验报告序号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实验目的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注意安全,小心烫手,吹灭或甩灭火柴,将火柴梗放入指定容器,不乱扔火柴梗。2、观察蜡的变化:蜡烛点燃后,仔细观察蜡发生了哪些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3、观察蜡烛的火焰:仔细观察蜡烛的火焰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