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和谐社区经验交流一、**社区的基本情况**现设社区10个,其中XX县区社区8个,于02年在城市基层体制改革中由13个居委会撤并而来;另城郊2个社区(中山、迳头)于**年由“村改居”而来,但由于各种关系尚未理顺,目前仍维持村委会的体制。**XX县区8个社区管辖面积20多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11.3万(42000多户)、外来人口5万多人。社区居委会和党组织担负着辖区的计生、民政、卫生、征兵、安全生产、治安综合治理、调解、扶贫解困和为居民服务、社区党建等工作任务,而且还承担市部门单位下达的许多工作任务,如打击传销、禁毒、食品安全卫生监管、交通安全、下岗人员再就业、流动人口管理、破产转制企业下岗和退休党员安置,等等。广大社区工作者为促进社区的稳定和谐而不懈地努力工作,为推进开平的“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为XX县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计划生育先进市”等殊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对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建“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目标要求,还十分任重而道远。二、**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主要存在问题(二)社区设置规模过大,社区工作力量十分有限。0年体制改革后,**XX县区原13个居委会被撤并为8个社区,这8个社区当中除荻海、东河两个社区管辖的户数为1500户左右符合省定的标准外,其他6个社区管辖的户数分别在4782至7900户之间(管辖的户籍人口为12326至23780人),远远超过省定的1000至2000户的标准。而每个社区定编工作人员5人,近年来增加一个计生专职人员,总共才6人;由于没有报酬补贴,推选出来的楼长大部分都不能履行职责。由于管辖的范围过大、人口众多,工作任务繁重,而工作力量又十分有限,因此即使社区工作人员整天疲于奔命,也只能是维持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转,难于有效保障服务居民的水平和质量。第1页共4页(三)大量的下岗和退休党员推向社区,困扰着社区的党建工作。近几年来,市直企事业单位转制、破产后,大量的下岗失业和退休党员推向社区,据统计现8个XX县区社区目前共有党员1**6人,下岗失业退休的党员占了78%。这些党员大都有怨气、组织纪律观念淡化、流动性大、难于管理,其中近六成人经常或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区党组织的涣散,削弱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作用。(四)社区服务和活动场所稀缺,严重影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发挥。目前**8个XX县区社区的办公用房基本上都达到了80平方米以上,但仅能作办公和少量的服务(如计生服务)场所使用,除此以外,基本上都无其他的服务和活动场所了。社区组织一些较大型的诸如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党员过组织生活等活动,都要向别的单位借用场所。上级要求社区设置的各种服务和活动场所,只能在社区办公室挂上十多个牌子应付了事,其实多是有名无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五)“村改居”的有关政策不兑现,中山、迳头社区名不符实。04年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中山、迳头两个城郊行政村被改制为社区,但由于种种原因,市委、市政府制订的“村改居”的相关政策规定(开委[2004]10号文),基本上都没有得到兑现,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村民没有变成居民,社区居委会还是以村委会模式运作,所谓“村改居”仅仅是改了牌子而已,群众得不到实惠,反而在计生政策、设置医疗站、户口迁移收费等问题上要按城市的标准执行,中山、迳头的相当部分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要求恢复为村委会。三、主要对策:(一)切实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建议市、街道两级建立有领导分管、有部门牵头、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领导,将社区建设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的实施细则,认真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在人财物力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建议在办事处内设立社区管理办公室(镇级机构改革前我办事处设有管理社区的街道办公室),具体统筹社区第2页共4页事务、指导社区工作。(二)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继续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