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_第1页
1/10
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_第2页
2/10
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_第3页
3/10
1 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当今世界,水资源已成为限制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农田灌溉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用水大户,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80%以上,北方小麦用水又是大户中的大户,占北方农业总用水量的 70%以上。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小麦生长在一年中的干旱季节,产量高低与灌溉密切相关。然而,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我国人增地减的现实和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尖锐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只能是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在华北地区,持续提高小麦单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不足。现行灌溉制度,实现亩(666.7m2)产 400kg以上目标,至少需灌 4次水,总灌水量在 200m3 以上。大部分依靠超采地下水支撑现状,地下水位不断降低。小麦生产不高产不行、不节水不行,节水与高产的统一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关于农业节水,在工程和设施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但喷灌、滴灌等设备投资强度较大,在没有开发资金支持的地区很难采用,也很难适合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农田生产的实情。在华北平原浅层水灌溉区,软管输水,行之有效,现已广泛应用,使输水中的损失变得非常有限。因此节水的潜力在于农田节水,关键是建立节水与高产相统一的系统化栽培技术。 针对水资源不足和作物高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在河北省吴桥县进行了6年试验研究,形成“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成功地实现了节水、高产、高资源效益三者的统一。河北省将这套节水 2 技术体系定为“吴桥模式”,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1. 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模式与效益 河北省吴桥县地处北纬37°29′-37°47′ ,东 经116°19′-116°42′之间,属黑龙港流域中部,沧州地区最南端,海拔 14-22.6m,地下水位 6-9m。全年降水562mm,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内季节性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分布在 7-8月份。小麦生长期间降水124.8mm,占全年降水量的 22.2%。年平均气温 12.6℃,全年≥0℃积温 4862.9℃,无霜期 192 天。土壤为壤质底粘潮土,土层深厚,耕层有机质含量 0.8-1.4%,全氮 0.04-0.1%,碱解氮 35-70mg/kg,速效磷(P2O5)10.8-30mg/kg,速效钾 90-110mg/kg。 试验研究在吴桥实验站进行。以节水和高产的统一为目标,以转变耗水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土壤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核心,以作物为水分亏缺的响应和适应为依据,通过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株群结构、 产量形 成 、 光 合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