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的辨识_第1页
1/18
危险源的辨识_第2页
2/18
危险源的辨识_第3页
3/18
危险源的辨识 1 .1 安全与危险 目前,我国生产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就煤矿企业而言,我国百万吨死亡率为5 .0 3 ,是美国0 .0 3 9 的1 3 0 倍,是印度(发展中国家)0 .4 2 的1 2 倍;每年工伤总数超过6 0 0 0 人,是世界工伤总数的3 倍。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但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讲的安全是指不会引起人员伤害、发生职业病或伤亡,或造成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一种条件状态;相反,危险则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众所周知,安全和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根本性问题。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要预防、控制、避免和消除各种意外事故,建立起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与之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使社会处于安全祥和的发展环境之中。 1 .2 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通常,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与能量,并可能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危害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即我们通指的危险源。若从能量释放的角度分析,危险源可理解为系统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的危险物质。根据1993 年第80 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重大危险源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我国在 GBl8218-2000 标准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重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工作,并于 2001 年4 月 1 日起实施了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的国家标准 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这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物质的特性及其数量,若等于或超过了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其中,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两种情况:若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其数量等于或超过GB18218-2000 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若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种,则按下式计算,满足该公式即为重大危险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危险源的辨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