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网络设备有网卡、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Modem、防火墙、UPS、测试设备、网络机柜、VPN设备、打印服务器、光纤设备等等 一般来说第三层以上的功能都是软件实现的 没有硬件设备与之对应 网线,集线器----物理层 网卡,网桥----数据链路 路由器-----网络层 交换机就是用来进行报文交换的机器.它和 HUB 最重要的区别就 HUB 是物理层设备,采用广播的形式来传输信息,交换机多为链路层设备(二层交换机,也有三层-网络层,四层-传输层交换机),能够进行地址学习,采用存储转发的形式来交换报文.它和路由器的区别在于路由器有DDN,ADSL 等接口,交换机只有以太网接口.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 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其中高层,既 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 3层,既 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 7层的功能: (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 OSI的第 7层。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 OSI的第 7层。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 ASII格式传输。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如果选择 AS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II后发送数据。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示例:加密,AS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