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5 1 学时,3 学分) 一、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 公共基础课。培养专业基本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过程及其自然、社会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总体的认识。 二、 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知识。 三、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活动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详说有关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思想、理论与技术,详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型制、特征、风格、结构特点简述以西方为主体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状况、演变过程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类型、形式、技术及艺术特征。 四、 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以幻灯、投影或计算机多媒体的形式,采用大量图像资料配合讲课。 五、 与各课程的关系: 以“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初步”等课程为必要的先修课程。 六、学时分配: 序号 内 容 学 时 安 排 理论课时 实验或习题课时 上机课时 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概况,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详析 3 0 0 2 古代城市发展与古代宫殿建筑 3 0 0 3 古代祭祀建筑与帝王陵墓建筑 3 0 0 4 古代佛教建筑产生及其发展 3 0 0 5 古代道教建筑与伊斯兰建筑 3 0 0 6 古代住宅建筑与古代园林发展 3 0 0 7 古代建筑、造园理论典籍与古代建筑、造园匠师 3 0 0 8 近代建筑发展概述、城市建设、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3 0 0 9 近代建筑形式、思潮和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机构 3 0 0 1 0 古埃及、古西亚和古代爱琴海地区的建筑 3 0 0 1 1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 3 0 0 1 2 拜占庭、罗马风和哥特建筑 3 0 0 1 3 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建筑 3 0 0 1 4 欧美 1 9 世纪的建筑 3 0 0 1 5 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3 0 0 1 6 2 0 世纪现代建筑运动 3 0 0 1 7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建筑的各种思潮与倾向 3 0 0 1 8 2 0 世纪 7 0 年代以来的建筑思潮与倾向 3 0 0 总 计 5 4 0 0 七、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敦桢主编 《外国建筑史》(1 9 世纪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