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调研报告 一、中央大街的历史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富特色的场景之一,是每个到哈尔滨游玩的人必到的地方之一。 中央大街北起送黄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场 1450延长米,宽 21.34米。其中车型方石路为10.8米宽。 中央大街历史悠久,百年老街自建开始便极为有名。 中央大街始建于 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建设城市,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 1900年 6月,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破土动工,因为有数千名中国筑路劳工在这一带落脚,称之为“中国大街”。 在狭窄的街道两旁是阴沟,铺上木板,铁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着木桥,走在这条大街上的是骡马驾驭的车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修表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 1924年 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花岗岩石块。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是颇有名气的,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国的洋油、瑞士的钟表、瓜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了哈尔滨的市政政权,于 1928年 7月将“中国大街”改称“中央大街”,后发展成为全市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沿袭至今。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建筑街路。自此,改革开放后,中央大街重新变为繁华的商业街,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繁华,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文明的商业街。 1996年 8月,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步行街。 中央大街历时十个月的综合整治改造后,于 1997年 6月 1日正式开通,中央大街正式改建成为全国第一条步行街,成为展示哈尔滨现代文明之窗,是目前亚洲最长最大的步行街。 1998年,中央大街步行街获得了“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全国青年文明号”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2006年 3月又被中央八部委评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先进单位。 2006年 4月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6年首届哈尔滨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