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建筑实测实量一、实测实量管理办法<1>目的<1.1>真实反映工程质量状况,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产品品质。<1.2>规范和统一质量实测的要求、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和要求。<2>具体实测项<2.1>混凝土结构工程(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2.2>砌体工程(垂直度、平整度、洞口尺寸);<2.3>抹灰工程(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2.4>楼地面工程(标高、平整度);<2.5>装饰装修工程(腻子平整度、饰面砖平整度、表面观感);<2.6>安装工程(预留预埋的标高、平面定位偏差等);<2.7>混凝土回弹强度。<3>取样方法和时间要求<3.1>所有在建工程按照分部分项验收顺序,以每一楼栋每一楼层单元为单位进行检查项目的实测实量。<4>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在楼层平面图纸上事先做好平面测量点的布设。平面简图中的每一编号与标识牌的编号和汇总表的编号必须统一。<5>混凝土结构工程<5.1>截面尺寸偏差<5.1.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5.1.2>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5.1.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5.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5.1.4.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5.1.4.2>同一墙/柱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 300MM 和 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 1 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5.1.5>示例<5.2>表面平整度<5.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522>合格标准:[0,8]mm。<523>测量工具:2m 靠尺、楔形塞尺。<5.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5.2.4.1>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5.2.4.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取最大值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5.2.4.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 米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1 次表面平整度。这 3 个实测值中取最大值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5.2.4.4>有门洞或窗洞的墙必须按 45°角跨门洞测量一尺,如下图:<5.2.4.5>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如项目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