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护理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熟悉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科任务;熟悉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护理内容与方法。课程内容1.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2.精神障碍护理学学科特点。3.精神障碍护理学学科任务与范围。4.制定护理目标适合个体需要的长短期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提高、改善患者自我照顾能力。(2)主动完成个人卫生料理。(3)不需他人督促能自行进食。(4)掌握与他人沟通的基本技巧,每天主动与他人打招呼至少1次。(5)学会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发泄冲动情绪。(6)每天按时睡眠。5.护理模式。6.基础护理内容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睡眠护理4个方面,应熟悉每一个方面具体的护理标准。7.安全护理内容包括患者安全、物品安全、环境安全3个方面,应熟悉每一个方面具体的护理标准。8.心理护理熟悉心理护理的概念、目标以及方法。熟悉一般性、支持性、干预性护理的概念与区别。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识记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定义、护理目标。2.领会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性以及精神障碍护理学学科的特殊性;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学科任务以及具体内容,如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具体内容。3.简单应用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第二章护患沟通概论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护患沟通的概念、作用以及基本原则;了解护患沟通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掌握护患沟通的基础以及护患沟通的基本技巧;熟悉护患沟通的4个阶段以及应对冲突危机的基本沟通原则。课程内容1.护患沟通的概念、作用以及基本原则。2.护患沟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3.护患沟通的基础(1)伦理准则保密、不伤害、公平、有利于患者。(2)现行法律沟通技巧是连接法律和伦理的桥梁,而法律规定是行为的底线。(3)心理学基础护患沟通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有赖于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4.护患沟通的执行和技巧(1)护患沟通的基本技巧共情、非言语沟通、观察、倾听、说话。(2)护患沟通的执行准备阶段、开始阶段、深入阶段、结束阶段。5.应对冲突危机的沟通原则。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识记护患沟通的概念、作用以及基本原则。2.领会护患沟通的基础。3.简单应用护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护患沟通的四阶段。4.综合应用应对冲突危机的沟通原则。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精神障碍的概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了解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熟悉我国当前常用的精神障碍诊断分类系统以及精神障碍诊断原则。课程内容1.掌握精神障碍的概念精神障碍是指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下,人体出现的各种精神活动紊乱,表现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2.精神障碍发生的有关因素了解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应激与精神障碍的关系。3.常用精神障碍诊断分类系统以及精神障碍诊断原则①熟悉CCMD-3以及ICD-10诊断分类体系中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②了解美国DSM-Ⅳ诊断分类体系。③诊断原则:首先确定患者症状,并归纳出症状群或者综合征,从而进行疾病的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识记精神障碍的概念。2.领会与精神障碍发生有关的因素、精神科的诊断原则。3.简单应用应激因素与应激相关障碍的关系。第四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学习目的及要求1.熟悉精神症状的特点;确立症状的维度;了解观察与分析精神症状的方法。2.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3.掌握容易混淆的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4.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课程内容1.概述2.常见症状。(1)感知觉障碍重点掌握错觉、幻觉定义;各类幻觉以及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功能性幻觉与反射性幻觉的区别;内感性不适与感知综合障碍的鉴别。(2)思维障碍重点掌握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与病理性赘述的定义;各类异己体验、语言障碍的定义;妄想的定义以及常见妄想症状;熟悉原发性妄想的定义与类别;掌握超价观念、强迫观念的定义。(3)注意障碍熟悉注意增强、注意减退的概念与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