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考点 6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刘国钧中学陆克勤课前自主学习(学案)一、自主学习学习教材 P30 至 P34。关注关键词: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太阳能 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 向斜槽部岩石受挤压、紧实,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 沟谷、峡谷 千沟万壑 冲积扇 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 沙丘、沙垄 冰川谷、冰斗、角峰 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二、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1、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比较一下)。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内力作用外力作用2、比较褶皱两种表现形态(背斜和向斜)项目背斜向斜地层形态地形变化储矿构造3、完成几种外力作用的地貌外力作用典型区地貌外力作用地貌典型区流水侵蚀河流中下游风力侵蚀干旱地区黄土高原石灰岩区流水沉积山麓风力沉积河流中下游河口冰川侵蚀西欧 北美高山海浪侵蚀沿海三、自主解答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有哪些不同?2、地表形态与地质构造两概念的理解。3、如何推断背、向斜?这两种构造对找矿和工程建设有什么意义?4、湿润山区、干旱地区、河流上中下游大多会出现哪些外力作用的地貌?5、断层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对人类活动的意义。课堂主体参加(教案)[学习目标]1、 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2、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重点难点]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2、地质构造的判别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内容]一、课前自主学习检查以下题要求将字母填在括号内1、 以下自然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①、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②、成都平原(冲积扇)、洞庭湖平原(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A 太阳能 B 重力能 C 地球内部的热能2、以下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 B 黄土高原 C 华山 D 长江三峡3、下列属于流水侵蚀地貌的是( )A 桂林山水 B 长江三峡 C 山麓冲积扇 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4、造成背斜先成山后成谷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 先外力作用后内力作用 B 先内力作用后外力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内力作用5、在何种地质构造中找石油、天然气( ),找地下水( )。地下隧道应建在( )构造中,工程建设应避开( )构造。 A 背斜 B 向斜 C 断层二、构建知识框架(学生为主、老师点拨) 褶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