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前言小儿急性咳嗽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于寒冬和春季,病变部位主要在上呼吸道。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发热、喉咙痛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传统中药及针灸疗法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痰液排泄等作用。穴位离子导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利用电流导入药物,使药物快速达到作用部位,起到快速缓解或治愈疾病的效果。本讨论旨在探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结果。讨论目的本讨论旨在探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结果,为小儿急性咳嗽病的治疗提供这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讨论内容本讨论计划招募 30 例小儿急性咳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各 15 例。治疗组采纳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对比组采纳传统中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7 天,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咳嗽频率、痰量、肺部感染指标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方法1. 患儿选择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小儿急性咳嗽病痰热壅肺证诊断标准的患儿,年龄在 1-5 岁之间,首诊病程不超过 7 天。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感染或炎症的患儿、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儿、存在过敏史或对中药过敏的患儿。2. 讨论程序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各 15 例。治疗组采纳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对比组采纳传统中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7 天,每天治疗两次。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治疗组:选取患儿手腕处的“液门穴”和“温溜穴”作为针灸穴位,采纳离子导入仪将配制好的中药液体导入到穴位内。中药配方为:麻黄 10g、杏仁 10g、炙甘草 3g、桔梗 10g、川贝母 5g、薄荷 5g、生姜适量,加水煎煮后过滤,制成液体。对比组:采纳传统中药治疗,中药配方同治疗组,将制好的中药剂量按患儿体重口服。3. 讨论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咳嗽频率、痰量、肺部感染指标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意义该讨论的临床观察结果有望为小儿急性咳嗽病痰热壅肺证的治疗提供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同时也可以为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