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 HPV 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据资料显示,在最近 10 年中,全世界每年有 371000 多例子宫颈浸润癌新病例,占整个妇女癌症的近 10%。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七位,而在妇女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乳腺癌和大肠癌。在发展中国家,子宫颈癌妇女五年存活率低于 50%,而在发达国家,五年存活率是 66%左右[1]。分子流行病学明确表明某些特定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浸润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主要致病原因。大量的研究显示,在 95%的宫颈癌标本中可检出不同型别的 HPVDNA,HPVDNA 检测的含量与宫颈病变程度成正相关,HPV 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时序关系,符合生物学现象。HPV 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其他因素可能起协同作用。这些研究已促使人们开始发现新的检测方法去检测 HPV 感染,从 HPV 感染研究中所获得的资料被应用于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 HPV 疫苗的研制,这种疫苗可防止 HPV 感染并最终用于预防子宫颈癌。1HPV 的结构及流行病学分布1.1HPV 是一种环状的双链 DNA 病毒其病毒形态类似,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特异性,种间不存在交叉感染。目前确定的 HPV 型别约有 80 余种,依其感染上皮的所在部位分为皮肤型 HPV 和生殖道上皮 HPV。大约 35 种型别涉及生殖道感染,约 20 种与肿瘤相关[2]。依据 HPV 型别与癌发生危险性的高低分为低危险型 HPV 和高危险型 HPV。低危险型 HPV 如 HPV6,11,42,43,44 等,常见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高危险型 HPV 如 HPV16,18,31,35,39,45,51,52,56,58,59,68 等,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m,CIN)的发生相关。来自世界范围的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3]发现,HPV16 是感染最常见的型别,一般占所有感染的 58.9%,HPV18 占感染率的第 2 位,平均感染率为 15.0%,感染率排第 3 位的是HPV45,感染率为 5.9%,HPV16,18,45,31,33,52,58 和 35 等型别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感染率达 95%。1.2HPV 感染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群的年龄和性行为习惯在大多数国家,HPV 感染十分常见。年轻的性活跃妇女 HPV 感染率最高,感染的高峰年龄在 18~28 岁。由于 HPV 可检出期比较短(2—3 年),估计 HPV 的发病率近似于患病率。虽然大部分妇女 HPV 感染期比较短,一般在 8~10 个月左右便可消失,但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