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概述 (1)病因(2)病理解剖(3)临床分类 2.常见腹外疝(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 (1)临床表现(2)治疗要点 3.护理 (1)护理评估(2)护理措施第一节 概述 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壁层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一)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先天、后天。 2.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便秘、咳嗽、排尿困难等。 (二)病理解剖 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 疝内容物——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 (三)临床类型——大幅精简 TANG。 1.易复性疝 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多数为大网膜。 3.嵌顿性疝——卡住了! 内容物若为肠管——绞窄疝。 4.绞窄性疝——动脉血流完全阻断。 第二节 常见腹外疝 一、腹股沟疝 (一)斜疝——最多见。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浅环),并可进入阴囊。 1.易复性斜疝 腹股沟区有肿块,偶有胀痛。 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肿块,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 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逝。 回纳后,以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浅环,可感浅环扩大、腹壁软弱;此时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 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不出现疝块——斜疝重要的特点!TANG 假如移去手指,则可见疝块由外上向内下鼓出。 疝内容物若为肠袢——肿块柔软、光滑,叩之呈鼓音,且常在肠袢回入腹腔时发出咕噜声; 如为大网膜——肿块坚韧,叩之呈浊音,回纳缓慢。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难复性斜疝 胀痛稍重,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滑动性斜疝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 3.嵌顿性疝 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痛苦,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 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嵌顿内容物若为肠袢——可伴有机械性肠梗阻——若不及时处理——绞窄性疝。 4.绞窄性疝 疝块局部软组织急性炎症和腹膜炎; 严重者——脓毒血症。 注意!有患者痛苦减轻但肿块仍存在——是病情好转了吗?TANG 答:错——穿孔了! (二)直疝 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形成的疝。 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常见于年老体弱者。 病人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