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的开题报告作为一个译者,罗慕士在他的《三国演义》英译本的开题报告中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一些特点。 首先,罗慕士在开头就明确了自己对《三国演义》的态度:“由于它长于普通小说,已收录进与经典同等对待的地位,也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罗慕士对《三国演义》这一作品的尊重和重视。并且,在介绍自己的翻译方法时,他强调了自己的目标是要“传达原著中所含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这些都表明了罗慕士的译文是基于他自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领悟,而不只是机械地转换文字和语法。其次,罗慕士也在其翻译方法上展现了个人的主体性。他强调他的翻译不是直译,“没有语言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因此完全的直译仍然不能够完全传达原著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罗慕士也注意到了英语读者对亚洲文化的知识不足,因此他在翻译时会注释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语和习惯用语,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这种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专业性。最后,罗慕士在报告中也展示了他对翻译中的伦理问题所持有的态度。他强调了译者对于传达原著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道德责任。他认为,假如翻译者为了达到某些商业目的或者追求自己的个人意图而篡改原著,那么就失去了译者的价值。这些观点显示了罗慕士认识到,翻译是一种传递和传播文化的行为,不能仅仅为了赚钱而丧失其本质。因此,罗慕士在《三国演义》英译本的开题报告中,不仅展现了他对原著的尊重和热爱,也表达了他的专业知识、翻译方法和伦理观念,都具有明显的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