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扩内需、促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内陆开放高地和“五个重庆”[2]建设,同心同德,奋起应对,国民经济加快回升、持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6.8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47.48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74.44亿元,增长13.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8%,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9%,上升0.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16元,比上年增长14.1%。图1直辖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3]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7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8%;渝东北翼完成1096.07亿元,增长18.8%,占全市的16.8%;渝东南翼完成356.17亿元,增长14.7%,占全市的5.4%;“两翼”所占比重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4]比上年下降1.6%,其中食品价格持平。主要食品价格中,猪肉下降23.6%、油脂下降19.1%、大米上涨8.4%、蛋类下降1.2%。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5.0%。图2直辖以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单位:%表12009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指标比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6食品持平烟酒及用品1.6衣着-5.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0.6交通和通信-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5居住-4.1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668.8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733.68万人,比上年减少1.8%;第二产业就业355.69万人,增长5.0%;第三产业就业579.46万人,增长3.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1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6.70万人。17.61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6%,与上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