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九:《酸碱盐及pH》的知识技能(03/37).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加盐酸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A.紫色、红B.红色、紫色C.蓝色、红色D.红色、无色(04/37)、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A、CO2B、CaOC、Cu(NO3)2D、HCl(05/45)、许多物质不一定都是中性的,请判断下列液体在常温下PH大于7的是()A、石灰水B、食醋C、食盐水D、橘子水(06/45A)、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NaNO3、NaCl、Na2SO4B、MgCl2、NaOH、KNO3C、CuSO4、CaCl2、MgCl2D、BaCl2、AgNO3、KCl(08/29)、常温下某同学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桃子汁3.5B.苹果汁:3.2C.鸡蛋清:7.8D.牛奶:6.5(11/49).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过量。②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次。考点十:气体的制取、性质、检验(03/50).用下图中的装置A可进行气体和固体反应。⑴请在下表中写出三组不同的反应物(三组中气体必须各不相同)。⑵请在上述三组中,挑选出有气体产物生成的一组,先在方框B中填入组别编号,然后画出检验该气体产物所需的装置,并指明所画仪器中盛放药品的名称。(03/51).⑴实验室制取大量CO2气体,是否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为原料?______(填“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右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下图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右图装置相同的效果?_________(填写编号)⑶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有关CO2的探究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仔细阅读后填写实验目的及有关仪器名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和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CO2、气体、肥皂水。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1.将标有“A”和“B”的两个空量筒(200mL)放在实验桌上,往B量筒中充满CO2气体。2.用玻璃管蘸取少量肥皂水,在两个量筒上方分别吹出一个肥皂泡(两个肥皂泡大小相仿,内含空气),使其缓缓落入两个量筒中,并观察现象。A量筒中的肥皂泡不久即沉入底部,而B量筒中的肥皂泡基本不下沉,悬浮在中间。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04/47)、实验室常用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装置A),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二氧化锰粉末来制取氧气(装置B)。装置B中的仪器a是分液漏斗,通过活塞的“开”、“关”可以随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从而控制得到氧气的量。(1)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比较装置A和B的差异:装置A装置B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3)用装置B制得的氧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