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银杏抗寒机理及种质资源抗寒性评定的初步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银杏(Ginkgo biloba L.)是我国珍稀的中药材和园林观赏树种,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良好的医学价值而备受关注。银杏的生长适温为 15℃~25℃,但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寒冷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常常会影响银杏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使得部分银杏幼苗生长缓慢、叶片凋落,严重影响了银杏的林木种植和药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银杏的抗寒机理进行讨论,为提高银杏的耐寒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银杏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好准备。二、讨论内容1.银杏幼苗抗寒性能评定在条件相对一致的实验条件下,对不同地区、种质银杏的幼苗进行常规生长指标测定和冷害指数(electrolyte leakage)测定,并对不同种质银杏的抗寒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价。2.银杏抗寒机理讨论通过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荧光、盐离子平衡等指标的测定,探讨银杏抗寒的机理及其与抗氧化能力、光合作用、中心诱导的保护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三、预期成果1.明确银杏不同种质抗寒性能之间的差异性及其原因。2.从生理和生化方面阐述银杏幼苗的抗寒机理。3.为银杏的抗寒育种提供参考资料,有助于推广银杏栽培和利用。四、讨论方法1.银杏幼苗抗寒性能评定:将不同种质和地区的银杏幼苗置于低温下进行评定。2.银杏抗寒机理讨论:利用现代仪器和技术手段,测定不同种质银杏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如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荧光、盐离子平衡等。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讨论意义本讨论将为深化了解银杏的生理生态机理提供重要的来源,并为科学合理地利用银杏、探究苗木种植、科学栽培和维护银杏林木的最佳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讨论对寒冷地区银杏的栽培和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