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1、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by Selinker ML TL chiglish mother language target language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语言 Positive transfer(正迁移) 母语的干扰:Transfer(迁移) Negative transfer(负迁移) 正迁移(positive):母语帮助目标语 2、文化移入说(Acculturation . Model)--by Schunman(舒曼) 3、渐进体系说(Approximative System) 循序渐进(Graduality) Palmer ( 帕默) "Snowball" 四先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死后活,先集体后个人。 4、输入说(Input Theory) S.D.Krashen(克拉申) 对于二语的习得,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 "i+1"即"input+1","1"相当于不定量"n" “中国外语立体教学理论” by “张正东” 所用甚少 四、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假说 “13”is the critical age 1、印度狼孩 2、非洲黑猩猩孩 3、辽宁猪孩 思考题:语言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第二部分:外语教学流派(Schools of FILM ) 教学目的:1、了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借签 第四讲: 一、 FLIM: Foreign Langu age Teaching Methods (一).GTM(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 始于18 世纪末19 世纪中,源于欧洲(西欧),(18 世纪前的拉丁语) 中国从1872 年开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班级教学的开始。 GTM 持续到20 世纪70 年代。主要特点如下(弊端) 1、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 2、重视语法教学。①按语法的体系来编教材 ②用演绎法教语法 ③充分利用本族语,翻译为课堂主要活动。 ④句子是教学的基本单位。 不足:课堂 80%在讨论语言,20%操练;消极活动占 85%,积极活动占 15%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s) 始于19 世纪末,源于欧洲。它的背景是移民、商业发达等。其特点如下: 1、帕默的"snowball" 循序渐进 2、AA 制"Ask -Answer"制 直接法作为科学外语教学的开端 (三)、听说法(Auduiolingual Methods) 源于二战 20 世纪40-60 年代源于美国,20 世纪70-90 年代在中国盛行。其产生背景是珍珠港事件(Bloomfield 布龙菲尔德)。其特点如下: 1、听读领先 2、句型操练(听说法的核心) 过程:①耳听会意 ②模仿(跟读,齐读,抽读,纠错,改 正 记 忆 ) ③重复 (检 查 ) ④变 换 操练(机 械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