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海、象山、三门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宁海、象山、三门是环三门湾最重要的三个县域,虽然三县在行政上分属于不同的市,却紧密相临,因此三个县在地理位臵、气候物产、经济资源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共通性。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对宁海县和象山县,三门县的发展速度明显缓慢,与这两个兄弟县的差距越拉越大。本文通过对宁海、象山、三门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正视差距,发挥特色,为实现三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一、宁海、象山和三门的基本概况 (一)地理概况 宁海有着山区、半山区和浅海滩涂的丰富地形,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45 平方公里,耕地3.5 万公顷,滩涂2.6 万公顷,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称。象山是一个丘多、山低、坡缓的半岛,它由象山半岛和沿海608 个岛礁组成,陆域总面积1382 平方公里,海域5350 平方公里,具有“二面环海,一线穿陆”的地理特征。三门依山滨海,以低山丘陵和沿海平原为主,海岸曲折,河道纵横,岛屿众多,总面积1072 平方公里,沿海岛屿122 个,素有“陆有林矿之饶,水有渔盐之利”美称。 (二)自然资源 宁海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以矿藏资源、水资源和古树名木著称。目前境内已发现的矿藏以非金属为主,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古树名木数量众多,物种丰富。象山则以海洋资源丰 2 富 闻名,是华东地区集“渔、港、岛、滩”等各种海洋资源于一体的最佳地区之一。三门素有“三门湾、金银滩”之美誉,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电力资源和港口岸线资源也备受瞩目。 (三)人口概况 截至2008 年末,宁海县的总人口数为60.07 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15.2%,人口密度为311 人 /平方公里;象山县的总人口数为53.51 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20.6%,人口密度为387 人 /平方公里;三门县的总人口数为42.27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10.3%,人口密度为394 人/平方公里。 二、三县经济发展基本态势 表1: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三县有关经济指标 地区 GDP总量(亿元) 人均GDP(元/人) 三产比重 宁海县 1.13 226 52.8:30.6:16.6 象山县 1.20 267 50.0:30.8:19.2 三门县 0.75 210 55.2:22.5:22.3 表2: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三县的有关经济指标 指标 名称 1984年 1990年 1998年 2008年 宁海 象山 三门 宁海 象山 三门 宁海 象山 三门 宁海 象山 三门 GDP 3.30 3.62 1.59 8.23 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