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面孔加工的 P1 效应的开题报告一、题目面孔加工的 P1 效应二、讨论背景P1 效应(P1 effect)是一种事件相关电位(ERP)信号,通常在刺激呈现后 100ms 至 200ms 内在头皮表面观察到。它被认为是大脑对于感官刺激的早期加工反应,并且已被证明在视觉、听觉和触觉领域中均有出现。然而,在面孔加工的讨论中,P1 效应的出现却引起了讨论者的争议。一些讨论表明,面孔刺激会引起 P1 效应,表明大脑对于面孔的加工是相对较早的。然而,还有一些讨论表明,面孔刺激并不会引起 P1 效应,相反,它们可能在更迟的时间内引起其他 ERP 组成部分,如 N170 效应(N170 effect)。这些讨论的矛盾结果表明,面孔加工中 P1 效应的存在和特点仍然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探讨。三、讨论目的本讨论旨在探究面孔加工中 P1 效应的存在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面孔刺激(如正常面孔和病态面孔)对于 P1 效应的影响,以增加对于面孔加工的认知和理解。四、讨论内容(1)文献综述对于既往相关的讨论文献进行综述和整理,包括面孔加工的 ERP 讨论、P1 效应特点和不同类型面孔刺激对 ERP 的影响等。(2)讨论方法以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为工具,采纳类比式任务范式,通过采集参加者头皮表面的电活动记录,分析其在不同类型面孔刺激下出现的 ERP,并比较它们的相对时间和幅值。(3)数据分析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采纳判别分析方法,计算面孔刺激中 P1 效应出现的概率,并尝试建立一个 P1 效应的分类模型,以探讨不同类型面孔刺激对于分类模型的影响。五、预期结果本讨论预期可以探究面孔加工中 P1 效应的存在和特点,并揭示不同类型面孔刺激对 P1 效应的影响。同时,还将建立一个面孔刺激中 P1 效应的分类模型,对于人们对于面孔加工的认知和理解具有很大的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