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参考:STP、以太网通道、上行速链路、速端口配置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物理环路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当一条线路断掉的时候,另一条链路仍然可以传输数据。但是,在交换的网络中,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求知目的地址的数据帧时,交换机的操作是将这个数据帧广播出去,这样在存在物理环路的交换网络中,就会产生一个双向的广播环,甚至产生广播风暴,导致交换机死机等故障发生。 接下来我们将以实际工作中的一个简单拓扑环境来进行 STP 的配置讲解。5 以上的 VLAN 我已经提前创建好了(友友们如果不闲麻烦的话可以运用 VTP 技术为其创建 VLAN),以下为各 VLAN 创建情况(查看 VLAN 的命令在 Cisco 真机中为 show vlan): 设置各交换机之间连接的链路为中继: 好了,现在我们将Sw itch1 配置为VLAN10-20 的主根网桥和VLAN30、40 的辅根网桥: 将Sw itch2 配置为VLAN30、40 的主根网桥和VLAN10、20 的辅根网桥: 现在我们来查看一下 Sw itch1 根网桥的生成树信息: 大家可以看出我们这里的根网桥的优先级为:8192、辅根网桥优先级为:16384。 接下来再查看Sw itch2 上的生成树信息: 如果友友们仔细观察便可知道,VLAN10 和VLAN20 的主根网桥是Sw itch1,辅根网桥为Sw itch2,而VLAN30 和VLAN40 的主根网桥为Sw itch2,辅根网桥为Sw itch1。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核心技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既起到冗余备份的作用,又起到负载分担的作用。 根据拓扑图,接下来我们将配置一提高带宽且也可起到冗余备份作用的技术(EthernetChannel[以太网通道]): 首先在 Sw itch1 上配置: 再到 Sw itch2 上配置: 进行以太网通道的查看: 从上图来看我们的以太网通道现在一切运转正常。 好了,现在我们想想,一些什么端口会被阻塞,又是相对于哪些VLAN 而阻塞的呢。 我来说说吧:正常情况下Sw itch1 上的14、15 号端口相对于VLAN30、40 来说是阻塞的,而在Sw itch2 上正常情况下14、15 号端口相对于VLAN10、20 是阻塞的。由于我们采用了双核心技术,所以即使有一台交换机 Dow n 机了,网络会照常运转正常。 接下来我们再来配置 Sw itch3、Sw itch4(在这里它们可谓是充当接入层设备),所以我们在这需配置上行速链路和速端口(这样可以加快从阻塞到转发的时间,只需 5S)。 在Sw itch3 上配置: 配置上行速链路: 配置速端口: 配置完速端口后会弹出一系列的警告信息。 在S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