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富营养化(eu 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沉积物不断增多,先变为沼泽,后变为陆地。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常需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可以在短期内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后,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水平。水体富养化严重时,湖泊可被某些繁生植物及其残骸淤塞,成为沼泽甚至干地。局部海区可变成“死海”,或出现“赤潮”现象。 植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广、数量大,有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工业废水、垃圾等。每人每天带进污水中的氮约 50 g。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洗涤废水,而施入农田的化肥有 50%~80%流入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体中。 许多参数可用作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常用的是总磷、叶绿素-a 含量和初级生产率的大小(见表 7-1)。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总磷、叶绿素-a 及初级生产率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 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 二、仪器设备及试剂 1. 仪器 (1) 可见分光光度计。 (2) 移液管:1mL、2mL、10mL。 (3) 容量瓶:100mL、250mL。 (4) 锥型瓶:250mL。 (5) 比色管:25mL。 (6) BOD 瓶:250mL。 (7) 具塞小试管:10mL。 (8) 玻璃纤维滤膜、剪刀、玻棒、夹子 (9) 多功能水质检测仪 2. 试剂 (1) 过硫酸铵(固体)。 (2) 浓硫酸。 (3) 1 mol/L 硫酸溶液。 (4) 2 mol/L 盐酸溶液。 (5) 6 mol/L 氢氧化钠溶液。 (6) 1%酚酞:1g 酚酞溶于90mL 乙醇中,加水至100mL。 (7) 丙酮:水(9:1)溶液。 (8) 酒石酸锑钾溶液:将4.4gK(SbO)C4H4O6 ·1/2H2O 溶于200mL 蒸馏水中,用棕色瓶在4℃时保存。 (9) 钼酸铵溶液:将20g(NH4 )6MO7O24 ·4H2O 溶于500mL 蒸馏水中,用塑料瓶在4℃时保存。 (10) 抗坏血酸溶液:0.1 mol/L(溶解 1.76g 抗坏血酸于100mL 蒸馏水中,转入棕色瓶,若在4℃时保存,可维持一个星期不变)。 (11) 混合试剂:50mL 2 mol/L 硫酸、5mL 酒石酸锑钾溶液、15mL 钼酸铵溶液和 30mL 抗坏血酸溶液。混合前,先让上述溶液达到室温,并按上述次序混合。在加入酒石酸锑钾或钼酸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