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对 大 方 县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看着很多网友对大方的建设都很热心,我也班门弄斧东拉西扯说两句——题记 大方县城位于大方县中部,县城由云龙山环抱着,三面环山,属典型的‚山城‛。城镇总人口约7万余人,整个县城占地4平方公里左右。大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典籍繁多,人文景观丰富,民族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县城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已有360 多年的历史,1992 年被贵州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大方的城市建设,纵向看,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县城建设改造力度,新改扩建了部分街道,规模逐年扩大,环境逐年好转,县城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横向相比,抛开处在地区所在地的毕节市不说,金沙早就与我们拉开距离,织金占尽地理优势,发展迅速,而15 年前还处于同一起点的黔西现在也跑到我们前面,与我们的差距逐渐拉大。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城基础设施陈旧,街道狭窄、拥挤,老城区街道最宽处13米,最窄处才6米,新规划的新民路、莲花塘、利民路、杨家大沟、三善街、红旗小区等小区,还未相互贯 - 2 - 通、融合,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处于比较分散、相互孤立的状态,小区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几个小区的街道仍然十分狭窄,没有一条街宽超过20 米,都是名副其实的‚步行街‛,从长远来看,这些小区仍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经过改造的西大街环境虽然大大改善,但由于处在大方东西南北道路的交汇点,县城绕城、环城公路欠发达,目前其交通要道的作用还不可替代,加之从杨家大沟以北的大部分街道还未与老城连通,西大街所承载的‚交通要道‛的内涵大于‚城市街道‛的内涵,因此,目前还没有一条街道能作为大方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老城区建筑布局无序,旧城改造进度迟缓,新城街道尚未互通,这就是大方县城建设的现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大方已成为‚西电东送‛电煤能源基地县之一,城镇人口在不断增长,而县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现有城镇发展水平及建设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县城日益增长的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镇可利用土地资源匮乏,不堪重负,城镇功能下降、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建筑空间布局无序,城镇能源、交通和供水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城镇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方县的对外形象,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快我县城镇建设与发展,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水平,推进城镇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