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痴迷网络游戏问题的干预案例【个案资料】女孩小媛今年 17 岁,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外表灵秀,但脸上却挂着无奈又无所谓的表情。浑身上下穿的都是名牌,但看着却很邋遢。母亲说小媛以前是个好孩子,学习一直很用心,成绩也一直很好,基本不用父母操心。初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某著名重点高中。上高中后不久,小媛的情绪一度低迷,渐渐迷上网络游戏。开始时利用晚自习去网吧,后来发展到上课时间也去玩网络游戏。她上课无精打采,成绩急速下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排班级倒数第一。同时,因为她动不动就发火,同学都不愿意和她交往。教师对她进行几番教育,仍不见好转。小媛的厌学情绪也越来越强烈。【谈话与了解】听完家长的叙述,我积极寻找能够引起小媛兴趣的话题,以引起她表达的欲望。在谈话中,我了解到该女孩的确很聪明,很自信,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并非好多人所说的坏孩子。在进一步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小媛自从上了重点高中以后,本来不关心她学习情况的父母开始对她提出一个又一个更高的要求,她觉得压力很大。进入重点高中后,同学的成绩都很好,她的优越感没有了,她感到很郁闷。一次做化学实验,由于她操作失误,差点发生事故,为此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她,这让她觉得很没面子,从此她很不喜欢这个老师,以致开始讨厌上化学课。再加上不能与同学很好的相处,她越发觉得孤单,于是去网吧寻找成就感。【评估与诊断】经过询问与观察,我发现小媛语言流利、思维清晰,对自己沉迷网络游戏存在矛盾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出现了心情烦躁、情绪无常、严重厌学等表现。此表现已经持续一年以上,反应内容已经泛化。【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咨询目标有效性的 7 个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我确定了以下 3 个目标:1.近期目标:认清网络游戏的利害,远离网吧,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2.中期目标:逐步提高学习成绩,恢复自信心,改善与同学的关系。3.远期目标:加强学习效率的指导,巩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使其成为好学、有责任心的人。【咨询方案的制订】在辅导过程中,我将与小媛的班主任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使他们明确目标,了解辅导步骤,彼此合作,用合理情绪疗法、系统治疗和行为矫正疗法来对小媛进行治疗。1.明确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2.干预措施。(1)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简称 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