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6 年前的回忆分段 16 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111979 年)同志在1943 年写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被害十六周年时所作的文章。下面是学习啦我给大家整理的 16 年前的回忆分段,供大家阅读! 16 年前的回忆分段 课文分为五个大段,分别为:1、回忆;2、被捕前;2、被捕时;3、被审时(在法庭上);4、被害后。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 1927 年 4 月 28 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其次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真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终的一次见面')讲在法庭上父亲与敌人作斗争. 第 1 页 共 9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五段(从"28 日黄昏'到完毕.),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16 年前的回忆解读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呈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宏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贵重品质,表达了对父亲的仰慕与深切的思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挨次来表达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境况的危险和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被捕时写了敌人的残暴与父亲的临危不惧;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安定冷静;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接受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实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同学借助课文,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同学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第 2 页 共 9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同学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贵重品质。难点是对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有条件的要指导同学搜集资料,在相互沟通中加深理解。 16 年前的回忆原文 1927 年 4 月 28 日,我永久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如今已经十六年了(书中写作时)。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惊异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惋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答复:"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