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村镇寨底学区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重构 依照镇中心校推广的“三主六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重构我区小学数学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 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度过“尝试题”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学习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1、尝试题引路。2、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育情景。 二、认准目标 指导自学 目标的认定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课前重点认定,也可课中逐一认定。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转入自学,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 三、合作学习 引导发现 合作学习首先是“兵教兵”,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了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在课本范例中获得启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开始提出的尝试题,这也是学生自学后的第一次反馈。 四、小组展示 质疑对抗 1、小展示:小组在各自区域展示学案全部内容,C类学生负责书写,B类学生负责讲解,A类学生负责补充。 2、大展示:只展示学生有疑问、困惑、易错易混、不会的内容,学生已会的不展示,自己能学会的不展示,学生都不会的不展示。 五、变式训练 反馈调节 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馈,学生经过了前面的自学,解决了尝试问题,还没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特征,有必要进行巩固。这一层次教师要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 六、分层测试 效果回授 要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帮助领会知识的实质。练习设计要有坡度,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成功。 这个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原来僵死的教学模式,体现“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当堂训练”的思想。充分运用变式训练和分层测试,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模式说明: 这只是一个基本模式,由于教学情况是不相同的,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因此以上五步的操作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