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知识面料色牢度知识大全色牢度是指服装颜色褪色和沾色程度。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合格品的各种色牢度指标必须大于等于 3 级。色牢度评级有:1级,1-2 级,2 级,2-3 级,3 级,3-4 级,4 级,4-5 级,5 级。5 档 9 级,1 级最差,5 级最好(没有退色)。3 级只能是一个基本级,是一个中间级。纺织品色牢度通常包括: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照、耐漂白或耐氧化剂〈还原剂〉、耐熨烫、耐汗溃和耐汗光色牢度等。其中,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照、耐水和耐汗渍等是实际生产和贸易中大部分买家关注程度较高的几项色牢度指标。耐皂洗色牢度 1、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方法比较皂洗色牢度是最常见的色牢度考核项目之一。皂洗色牢度是指着色织物在规定条件下皂洗后的褪色程度,它包括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两项评价内容。原样褪色是指着色织物在皂洗前后褪色的情况;白布沾色是将白布与着色织物以一定方式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着色织物褪色而使白布沾色的情况。褪色或沾色的程度应在指定光源下测试,以标准灰卡评级,结果分 5级,5 级为最好,1 级为最差。2、染料结构、染色及后处理工艺与皂洗色牢度关系日常测试中,有相当一部分纺织品,包括棉、羊毛、涤纶、尼龙及其混纺织物,以及含氨纶弹性织物,对尼龙和醋酯纤维贴衬的沾色都在 3 级或 3 级以下。虽然不同纤维材料所使用的染料和印染加工工艺各不相同,但出现的问题却相当类似。这主要与布面浮色和部分有色纤维微粒的转移有关,因此也即与所使用的染料品种、染色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相关联。3、活性染料染色产品皂洗色牢度的好坏决定于未固着染料以活性染料为例,从理论上讲,由于染料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水洗并不能轻易造成染料解吸、褪色与渗色,因此,活性染料染色产品皂洗色牢度的好坏决定于未固着染料(水解染料和少量未反应染料)数量。若水解染料皂洗去除不尽,后续水洗将会出现不断掉色。皂洗牢度还与键合染料的成键稳定性有关,断键染料也会发生水洗掉色。因此,影响皂洗色牢度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染料结构和性能,其次是染色和染后处理等工艺。活性染料固色率高,或者水解速率慢,水解染料量少,需洗涤去除的染料量也少。未固着染料和水解染料直接性低,水溶性好,不易沾色,易于洗除。而染料浓度高,残留染料量多,则不易洗除干净。4、皂洗牢度也与染色工艺密切相关此外,皂洗牢度也与染色工艺密切相关。染料吸附和扩散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