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情况报告“十二五”期间,人文学院根据《铜仁学院 2011-2015 年事业发展规划》,结合铜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已有专业实际,以教研室为单位制订了各学科发展规划。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现有 1 个省级重点学科(民族文化遗产学),1个校级特色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1 个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1个校级重点支持学科(文艺学),1 个校级特色专业(秘书学专业),1 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语言学与实验语言学教学团队)。下面,我们分学科介绍人文学院十二五期间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绩和不足:一、学科建设成绩(一)历史学学科1.师资队伍通过多次整合,也由于专业发展需要,2015 年止,历史学专业教师(包含兼职)人数达到了 29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11 人,讲师 8 人,助教 3 人。硕博比 55%,高职比 62.06%,已经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均比较合理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完成了“十二五”建设规划任务。师生比为 1:18.35。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又相互渗透的学术团队。2. 学科建设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历史学专业现已经建设起《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四个优势学科;《历史文选》、《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院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省级精品课程;《民族文化遗产学》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一级学科。5 个省级教学项目工程。3.科研成果到 2016 年,历史学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1 项,省部级 7 项左右,地厅级 12 项,主持完成校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13 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8 篇;学术论文 43 篇,其中 C 刊 14 篇,D 刊 23 篇,普刊 6 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 4部。获得省部级奖励 5 项(其中 2 项为教学成果奖),地厅级表彰 3 项。4.人才培养在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历史学专业学生于第十三届、第十四届 2 次荣获贵州省一等奖,1 次国家级三等奖。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及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人次数达 149 人次。在各类比赛中,历史专业学生获国家级奖 4 个,省级 7 个。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11 篇。(二)汉语言文字学学科1.师资队伍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14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 6 人,其中博士 4 人,在读博士 1 人,硕士 8 人;高级职称人员占全体教师的 50%以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