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故事里的中国》植物学家钟扬观后感最新范文《故事里的中国》植物学家钟扬观后感最新范文 援藏 16 年采种行程超 50 万公里 只为祖国打造一艘“种子方舟” “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钟扬非常喜爱的一首小诗。援藏16 年,行程超 50 万公里,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讨论和保护,坚持在高原采集种子,在学生心中播撒种子,用一生为祖国科研与教育事业献身。 在本期节目中,钟扬的传记作者梁永安、藏族博士生拉琼,以及妻子张晓艳,将从不同维度讲述钟扬为种子事业奋斗的人生。 钟扬始终坚信“一个基因可以挽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他既是追梦人,又是播种者,不仅带领学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 4000 多万颗种子,还培育出 7 名少数民族博士生,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育和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是钟扬的第 2 位藏族博士,他们曾一起抵达高等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只为寻找名为“鼠麴雪兔子”的植物。回忆起这次采样经历,拉琼至今心有余悸:“当时钟老师因为缺氧嘴唇都是发黑的,喘气得很厉害,我当时建议他不要去了,钟老师说你们能上我也能上,你们能爬我也能爬。” 用植物给双胞胎儿子命名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生命永远定格在追梦路上 值得期待的是,本期节目除了通过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视角,倾情讲述钟扬的“种子人生”,还将结合照片、视频、日记等影像和文字资料,为观众呈现更为真实细腻的故事始末。 “我希望自己做一个严肃、活泼的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下去。”钟扬 16 岁时在日记本里写下的这句话,牢牢地固定在了他的生命轨迹里。就连自己的双胞胎儿子,钟扬都用植物来命名:云杉和云实。“一个裸子植物,一个被子植物,可以包含所有的植物界,也体现了我们热爱植物就像热爱我们的孩子一样”,张晓艳在节目中解释道。 长期往返于上海和西藏之间,加上过高的工作强度,使钟扬心脏肥大,血管极度脆弱,但他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2024 年,钟扬突发脑溢血住进了 ICU 病房。医生建议他至少做到:不能喝酒、按时吃药、绝对不能去西藏。钟扬能严格执行前两点,却戒不了西藏。大家都以为他生病后会停下来,没想到他却在采集种子的道路上奔跑得更快。然而就在 2024 年 9 月 25 日,钟扬在工作中遭遇车祸,生命永远定格在 53 岁。当时,一对双胞胎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