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2008-08-19 19:59:23| 分类: 教研随笔|举报|字号 订阅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李作芳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在小学高年段学习少量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类文章时,常常感到左右为难:讲深了,怕学生读不懂,不感兴趣;讲浅了,又怕学生什么也没学会。这其实主要是对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定位缺乏正确理解的结果,由于在教学目标上认识模糊,甚至误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出现了偏差。那么,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教学中需要注意些什么?笔者最近观摩了长春版五年级《舍生取义》、人教版六年级《矛与盾》两节课,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下面是教师执教五年级《舍生取义》一课时的三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说说含有“义”字的成语 师:(板书“义”字)同学们能说出含有“义”字的哪些成语? 生:义正辞严、大义凛然、义不容辞。 生:忠肝义胆、见利忘义、义薄云天。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在黑板上) 生:大义灭亲、义无反顾。 (教师在“大义凛然”“忠肝义胆”两个词语前加上“▲”) 师:看到这两个加“▲”的词语,你们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了文天祥。 生:我想到了岳飞和于谦。 师:在这两个词语中,哪个字的分量最重? 生:“义”字。 师:是啊,因为“义”,所以“不容辞”;因为“义”,所以“无反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题目中含有“义”字的文章。(板书:舍生取义) 师:(出示全文)同学们读过哪些文言文? …… 【片断二】——探讨语气词的用法 师:读完全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句子后有很多“也”字。 师:这是语气词,请你们画出“也”字。还有哪些语气词? 生:还有两个“者也”。 师:(出示句子)读一读,比较这两句的语气和读法。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师:“得兼”就是“兼得”,是倒装句。 …… 【片断三】——拓展:“有多少人追随孟子先贤” (教学即将结束) 师: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追随孟...